情聖casanova說:


平仄是否由台語發音為準?
我以國語台語交替朗誦
有時還真混淆呢


答曰:平聲字大多就是今語之一、二聲字。但是容易讓人混淆的是今語的一、二聲字中又往往夾帶了古語中的入聲字。


一說是魏晉南北朝大遷徙的時候,北方南遷的人民還能在語言中保持世代遞用的入聲字,所以即使經過一、兩千年,在日常語言之中仍保留了中原古音──尤其明顯的是入聲字。留居北地的人和一代一代的北方異族通婚,而北方異族在漢化時並不能那樣細膩地體會和學習語言中過於細膩的發聲,有些字就採用較簡單、粗糙的方式代換,入聲字的消失、轉換成平、上、去三聲,就是這個原因。


也由於台語、客語、尤其是粵語都能較全面地保留中古音,今天能善用這些方言的人便比較能夠順暢地辨識入聲字。畢竟五七言近體詩之形成與完備是在盛唐,而古體詩流布更早,所以今人在寫作時慣例以古韻為依歸。


這也是個籠統的講究。比方說:古體詩用韻反而比近體詩寬泛,經常有數部通用的韻字。不過,在寫近體詩(也就是五七言決句和律詩)的時候,要注意一下我們慣用的國語(或主要的北方方言)裡入聲字消失的問題。


今語沒有入聲字是因為這些字──字尾收束時有一個短促、幾乎不容易辨別的子音,或ㄆ、或ㄊ、或ㄍ──已經在千餘年前被北方人轉唸成其他聲部的音了。比方說一、六、七、八、十、百、學、習、石、竹、藥…………等等,在今天的國語和很多地方的方言之中都唸成一聲或二聲或三聲甚至四聲,而不像在閩、客、粵語裡那樣保留了短促、急收的中原古音。


所以我們今天唸古詩在唸到入聲字的時候,往往要藉助於這些南方方言,或者是刻意將入聲字唸成「比較短促的四聲字」。那是因為國語和大部分的北方方言已經失去了運用入聲字調節詩詞的節奏美感,不能怪學習的人無知。


至於casanova君原帖裡謙稱「外行人問不出門道話 」此語斷斷不敢收。比較起母語裡有入聲字的人來,我才個大外行呢!畢竟生活裡沒有的,祇能勉學而致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