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公冶長君留言:


幾天前來訪,在貴處看到大作《水》一文,當時因工作忙,只允許粗略閱覽。今天回來,大作竟已無蹤跡。讀者心有未安,特來關切。

尊文謂子罕一篇不過如此如此,的有見地。我看論語,不過是孔門弟子把老師的生活點滴作成記錄,呈現孔子活活潑潑的生活、學習、思想等;論語記載又不依時序或主題分類,學生個別的記載,僅能反映孔子在某個時點、對某事、特定人所作回答。漢儒斤斤計較文字,宋儒必欲人人為聖,恐怕真的誤導了後人。子曰︰「傷人乎,不問馬」。朱註以孔子貴人賤蓄,西方漢學家乃有Animal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之鴻文。子贛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問也。」據此,子贛自憾其無緣得聞孔子之言性與天道,非孔子之不言性與天道。子見南子,子路不悅,而孔子須指天發誓,與南子之間絕無某周刊報導的蜚聞了。我以為論語提供的是孔子的生活、學習、思想、態度、人格的過程記錄,作為七十子後學生活學習之典範,但非謂其即孔門心法。


關於每一滴水都不一樣之言,可以與孔門學思並觀。中土哲學以儒家為核心,儒家又以易為其思想指導。采易變與不變兩義,水之不變為宇宙之本然,所以所羅門有「日光之下無新事」,(此之所以謂傳“道”書也?)水雖不變,其變在我,故有「苟日新,日日新,新又新」之說。易繫傳言,「仰觀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看水而知其滴滴皆不同,正是博文。論語,默而識之。易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這是何等工夫。

兄觀察水與謂子罕一篇不過如此可以相連以論孔門學思。

孔門內聖外王之學,當分兩途,因個人性質體格不同,或可從事內聖之學如顏回,或可從事外王之藝,如子路子貢等。惟孔門之學仍以六藝入手,思學並進,養心克己。藝之學,其階或有三,從外而內,從內而外,而最終內外合一。學習為一循環系統,而非階層,所謂更上一層樓。或可以西方之回饋系統feed-back system解釋之,稱之太極亦無不可。從外而內,內而外,至內外合一,是不斷的循、調整、改進、擴大乃至收縮。其工夫在反之身心踐履之間,在思學並進,在仰俯近遠。孟子所謂的踐形盡性。

而聖人之學其品有五,知其然,流行其用,知其所以然,探求其然之所從由而變易其用,歸極則《孟子》之「大而聖,聖而神」。《孔叢子》所謂「心之精神謂之聖」,莊子之「天地並,神明往」。如果嫌我東土哲人所言過於抽象,就用德人謝林的哲學是「不斷尋找家園的心情」形容之。

程子以大學為初學之入門,於其中可見古人為學次第。大學之道,從明明德說到格物,又從格物回到天下平。歷來先賢是一層一層地看明明德到格物,又一層一層分析從格物到天下平。朱陸陷入尊德性與問道學之爭,雖然陽明最後將之歸極於知行合一,愚見倒以為先賢未區分學習的階段與品次,又把明明德的標準定得過高。

格物致知到平天下也是一循環系統,其概念,應與學習系統作區分。內聖系統是學習系統每次循環過程之淨化系統,明明德之流程,每一次之循環,即為“聖”(菩薩也有等級)。每一個人都可以作到啊,只不過資性有異,成就不同罷了。這也是孔夫子,在生命的漂流中,學、思、觀、察、活活潑潑地生活、自由自在的為人,然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

讀書不能但求之區區文字之間;真解者,當求之言句所不能盡之處。這是我讀兄大作的聯想。以兄之智慧才情,毋須弟嘮叨,我只能贊嘆,自古魯國多儒。水一篇,我看還是重褂。兄以為然否?


答曰:


前次〈水〉文下架是為尊重人間副刊國內首發此稿權利,據查他們已經登了,我這就可以去補貼啦~~~~


公冶長君大作每每惠我良多,再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