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葉道人到兩朝人物


黃葉道人名氣大,梁羽生《白髮魔女傳》、《塞外奇俠傳》、諸葛青雲《碧玉青萍》、秋夢痕《絕情刀》、東方白《蓋世雄風》裡都有這個角色。諸葛青雲以為黃葉道人是崆峒派掌門人,其它大部分的武俠作者則將之劃歸為武當派。


梁羽生也名氣大,倘或他說了算話,黃葉道人該是紫陽道長的二師弟。若以小說作者先後資輩決定考據權威,則此老又是從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裡竄出來的。在《江湖奇俠傳》中,黃葉是高不可測的方外人,面對崑崙、崆峒兩大門派的累世恩仇,他應該是同情崑崙派的人士,而且從未出手傷害過哪一個江湖人物。不過,有一個滿漢糾葛的立場可以說一說,這跟武俠小說內部隱藏的民族情感有極大的關係。


黃葉道人本姓潘,單名一個班字,順治二年生人,有一次跟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官同席,不停地叫喚那位長者為「某某兄」。莫說對方比黃葉道人年長一大截,還有頂戴在身,被一個方外的年輕人這樣叫喚,十分不習慣,終於忍不住說:「老夫今年七十多了,怎麼堪當你以『兄』相稱呼呢?」此時黃葉道人已經喝了不少酒,昂首抗聲答道:「老兄你前朝的年歲,應該去同你前朝人排輩份,不應該攔入本朝。如果算本朝年歲,那麼我是順治二年生人,老兄你是順治元年五月入的大清,咱哥兒倆只差十幾個月而已。唐詩有一句:『與君行年較一歲』,稱兄自是古禮,有甚麼好責備於我的呢?」那位老兄,就是明清之際有名的「貳臣」錢謙益。


這話可以說有點兒陰損,不外就是揭發對方身為「貳臣」的瘡疤,當下在座諸人,無不為之咋舌,而幾無能為之緩頰者。這件事,有人認為潘班出言頗傷忠厚。但是紀曉嵐卻認為事關名教,不可以佻薄責之。紀氏主編《四庫全書》,在明代集部之中,將練子寧的《中丞集》、龔詡的《野古集》等列於胡廣、解縉等人的前面,紀氏的按語是這樣寫的:「至云梟鸞異性,未可同編,又云:紆青拖紫之榮,不得與荷戟老兵爭一紙之先後。


練子寧是誰?


先說明成祖朱棣。成祖發動靖難之變,趕走建文帝,自行即位之後,展開大整肅,直白地說:就是一次大屠殺,其情可謂「瓜蔓抄」──逮捕行動像瓜鬚藤蔓一樣,向四面八方伸展,凡是能攀得到的,輾轉牽引,除非當權人物主動停止,否則能把天下人都網羅俱盡。


黃子澄當時擔任太常卿,處斬,全族被殺。


齊泰,前任兵部尚書,處斬,兄弟全體被殺。


方孝孺,文學博士,屠殺十族,連朋友學生都包括在內,八百七十三人死亡。


戶部侍郎卓敬,處斬,滅三族。


現任兵部尚書鐵鉉,磔死。


禮部尚書陳迪,磔死,六個兒子被殺,親屬一百八十餘人,廷杖后貶竄蠻荒。


御史大夫景清,磔死,用瓜蔓抄法,逮捕所可能逮捕的他的家屬和親戚朋友,以及親戚朋友的親戚朋友,使他故鄉一連幾個村莊的村民,全數處決,房舍一空。


左副教御史練子寧,磔死,家族一百五十一人處決,數百人貶竄蠻荒。大理丞鄒瑾,自殺,家族四百四十八人處決。


大理寺少卿胡閏,絞死,家族二百一十七人處決。即罪犯的妻子和女兒,除了斬首外,大都發配給家奴或奴隸,或發配給妓院賣淫,百般侮辱。生下的孩子,世世在妓院當龜奴。


有本書:《快士傳》。全書十六卷,書署「五色石主人編」。作者即《五色石》、《八洞天》的作者徐述夔,乾隆時舉人,後官至知縣。因所著《一柱樓詩》等書中,多有懷念前明、詆毀滿清之語,故釀成詩案文字獄,在死後遭剖棺戮屍之禍,其生平所著亦遭禁毀。本書寫主人公書生董聞的遭遇,有文字獄之禍,竟與作者自己後來的災禍暗合,可謂奇事。在這本書的十二卷〈雪憤恨外國草文/善反覆小人花面〉就提到過練子寧、以及方孝孺先後被殺的事。


紀曉嵐提到的解縉和胡廣都不是尋常歷史故事理的人物,也都與知識份子官僚面臨政權輪替時的自處之道有關。


解縉是個善詼諧的文人,其人其事頗似清代的紀曉嵐。傳說明成祖朱棣曾對他說:「我有一上聯:『色難』,而甚難其對。」解縉應聲答:「容易。」朱棣說:「既云易矣,何久不對?」解說:「臣適已對了。」朱棣略一思索,恍然大悟──「色」對「容」,「難」對「易」。另外,就是與李調元互相嘲弄的一個小段子,「兩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竟來對鋸(句)/一馬失足污泥裡,老畜牲也敢出蹄(題)」後來為相聲家引用而廣泛流傳


永樂元年,明成祖即位之初即下令,命解縉把天下書合編為一書。解縉根據原來藏在南京文淵閣之中,歷五代十國宋遼金元及明初,一共五百多年來累積的『中祕藏書』,依據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理、陰陽、醫卜、僧道、技藝,合為一書,在永樂二年十一月呈獻給明成祖。


明成祖賜名為『文獻大成』。可是,皇帝並不完全滿意,還想把天下失散的書全給找齊全,於是又加派姚廣孝與解縉同為監修,命王景、胡儼等人為總裁;擴大編輯群,再調國子監及外郡學生員擔任繕寫,總共動員了兩千多人。解縉率領如此龐大的編輯群,搞了三年,到永樂五年,終於大功告成,全書共有兩萬兩千九百三十七卷,共裝成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大冊,命名為『永樂大典』。


胡廣的父親胡壽昌,是明太祖洪武年間的名臣,「所至平冤獄,毀淫寺,修廢堰,民甚德之。」胡廣為胡壽昌的次子,建文時,舉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賜名靖。成祖即位,胡廣翻身迎附,又把建文帝御賜的名字給委棄了,復名為廣,其行品可知。


紀曉嵐對解縉、胡廣持論較苛,對練子寧、龔詡等八人獨加獎掖,就「文學選書」(集部)的標準而言,是不是真正地公平?很難說。紀曉嵐是個漢人,卻生在滿人的時代,且成為公卿,對於改朝換代不能沒有耿耿在懷的感慨。但是官要作,事要辦,名器要爭,褒貶要斟酌,似乎真正的進退去取之道,就是看不起以身事二主的貨色──即使所謂的「二主」根本在同一朝中;紀氏對明代靖難之變前後諸大臣的進退那麼鐵齒、那麼在意,從根本上反映了他自己的矛盾的感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