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網友公冶長君說笨一文:


無意間發現某管理學者談「笨」,從此以後,我就用「夯」字取代「笨」。什麼是笨?該學者下的定義是: 「條件不變,却以同一方法,不斷重複做同一件事,希望得到不同的效果。」-----徒然無謂的大力作「笨」義,再恰當不過了。

「笨」英文叫stupid-ity。Stupid對應的拉丁字是stupidus,從stupere來。Stupere,使人陷入昏眩、吃驚、混淆義,原型字根是(s)tupe-,字元是(s)teu,正為打擊(hit)之義。「打擊」的概念如何衍申到「笨」?究竟是當事人受外力打擊而失智,又或許是當事人有挟泰山超北海之舉?還是因為笨人之行止,給人目瞪口呆無法理解的感受?

查了大陸簡明英漢字典,發現與stupid同列一頁stun以下的字,除了stupa來自梵文,其他均和hit的概念息息相關。Stun 義為使人暈倒、若有所失,由法語的estoner衍申而來,estoner則源於拉丁文的extonare, Ex的字根,out之義,tonare是雷擊,被雷擊昏迷。Stun衍申而有stunning(絕妙),進而有英國人習用的stunner,指美女尤物之謂,Stun作為動詞,用台灣流行用語,則是被帥哥美女「電到」。 美國人不用Stunner,同義字是knockout,拳擊賽的術語,而knock的本義是敲、叩、打、擊。從法語的estoner另外發展出英語的estonish,為令人驚喜、驚贊義。

stun以下還列了stunt,為心智或身體發育不全的人或發展有障礙之物。Stunt在美國又指特技(究竟是因其技術高超令人目瞪口呆,還是因為大力表演?) stupor是不省人事,Stupefy用麻醉藥使失去知覺。這些字,都是本於「hit」打擊這個概念,從物理、精神、感情承受的色彩與程度分別發展出不同的字彙描述不同的情狀。

Estoner,去尾巴的er成了,再去前面的e就成了Stun,保留前面的e就成了astonish(按:加ish成為新字是英文造字的「六書」之一,如distinguish),同母系的stun與estonish两字雖本義為受外力打擊使人暈倒,estonish之吃驚為有贊賞之驚喜。拉丁文的「笨」stupere也衍申出與stupid反義的另一詞Stupendous---大大吃驚,後來變成「了不起」的贊詞。 一個字或詞演化過程出現了相反義非不常見,中外皆同,如《認得幾個字》提到的「乖」、「厭」。英語的Feed是食物(名)、餵食(動),而(be)fed up(with)則因超過所需變成了「討厭」、「厭倦」。這或許就是張大春所謂:「比較不同的語文字彙,至少可以猜想:人們對於「轟動」和「打擊」是有著感覺上的聯繫罷?」

又,Hit用於流行、轟動之後,如果有比hit更hit時該怎麼辦?美國人創了個smasher。It is not only a hit; it is a smasher。來個猛烈打擊,打到粉碎。

Ps:寫完了這篇文字,回頭看看,可真叫無聊透頂。不過既然一時不慎說要替版主談hit的概念來個補遺,還是勉強上傳。有些事,實在不值得浪費時間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