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公冶長君兩篇,惠我良多!


以下是回應鬍子輕五羅麗塔三君。

「釋迦」,英語也用cheriyamo一詞,但也有稱之Custard-apple的。所以,大陸稱釋迦為「蕃荔枝」固然稀奇,英文稱之apple也不免令人吃驚。

「釋迦」之所以稱「釋迦」,一說以其為馬來語是sri-kaya或ser-ikaya(源自梵文?巴利文?)之對音,一則「釋迦」表皮微突的顆粒,狀似佛像頭頂。「荔枝」模樣顏色與「釋迦」相差甚遠,惟其外皮上也有類的微突顆粒,是否因此而把「釋迦」稱為「蕃荔枝」?而kaya乃一種雞蛋與椰漿製成的食品,類似custard,想來英語用Custard或因釋迦果肉的狀態,一如馬來文的kaya,至於以apple形容釋迦,外觀上,我始終難以想像。

個人以為把「紅毛丹」稱為「蕃荔枝」較近吾人想像。有詩為證﹕「茸茸紅毛丹,色味賽荔支。或云即其種,無乃變於夷。」這是清朝末代「帝師」陳寶琛於光緒三十二年赴南洋詩作《南遊草》《海南百果相續多中所無紀以絕句》之一。

又有「波羅蜜」者,外殼也有蛻化後短刺形成的顆粒,其體形較「釋迦」大,顏色較淺淡,但外觀確有幾分相似。何名波羅蜜?不會是「到彼岸」之義,那麼,這種水果也是以佛陀頭像頂上「捲髮」為命名依據了。

前人確有把「波羅蜜」與「荔枝」相比的。明朝會稽人馬歡三隨鄭和下西洋,有《瀛涯勝覽》一帙,其占城國一條云﹕「波羅蜜如冬瓜之樣,外皮似川荔枝,皮內有雞子大塊黃肉,味如蜜。中有子如雞腰子樣,炒吃味如栗子。」(不知「川荔枝」長得什麼模樣?)

「占城國」,「其國南連真臘,接交趾界,東北俱臨大海」,就是林邑國;林邑亦稱占婆,唐朝稱環王,宋以後稱占城,在越南中南部,原來是秦代象郡林邑縣所在地,漢朝稱為象林縣,屬日南郡。漢獻帝時「占人」造反,殺了縣令,脫離中國獨立。

「真臘」,今日的柬浦塞,一度是中南半島最大的帝國,過境跨越了今日的越南,泰國。寮國,馬來亞。所謂真臘國是 「崑崙」之類,「崑崙」既指印度人,也泛指中南半島及南洋一代皮膚較黑的人種,時下流行語或可稱之為「巧克力」。舊唐書﹕「自林邑以南,皆卷髮黑身,通號為崑崙。」印度人曾經掌控中南半島及東南亞國家,印度婆羅門教一度是此區域的主流宗教,一直到回教勢力進入此區域,印度教的勢力才式微。「真臘國」是印度婆羅門建立,曾經是中南半島上最發達的國家。據史載,「真臘」先信奉婆羅門教,後來則大乘,再則小乘。舊唐書記「真臘」﹕「尚佛道及天神,天神為大,佛道次之。」「天神」者,婆羅門教的諸神。《隋書赤土傳》條描寫真臘鄰國「赤土國」的「僧祗城」﹕「有門三重,相去各百許步。每門圖畫飛仙、仙人、菩薩之像,縣金花鈴毦,婦女數十人,或奏樂,或捧金花。又飾四婦人,容飾如佛塔邊金剛力士之狀,夾門而立。門外者持兵仗,門內者執白拂。夾道垂素網,綴花。」這對印度教藝術真是精彩的描述。

元周達觀撰有《真臘風土記》一卷,其《城郭》條形容﹕「州城周圍可二十里,有五門,門各兩重。惟東向開二門,餘向皆一門。城之外巨濠,濠之外皆通衢大橋。橋之兩傍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將軍之狀,甚巨而獰。五門皆相似。橋之闌皆石為之,鑿為蛇形,蛇皆九頭,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勢。城門之上有大石佛頭五,面向西方。中置其一,飾之以金。。。,當國之中,有金塔一座。傍有石塔二十餘座;石屋百餘間;東向金橋一所;金獅子二枚,列於橋之左右;金佛八身,列於石屋之下。金塔至北可一里許,有銅塔一座。比金塔更髙,望之鬱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數間。又其北一里許,則國主之廬也。其寢室又有金塔一座焉。。。在南門外一里許,周圍可十里,石屋數百間。東池在城東十里,周圍可百里。中有石塔、石屋,塔之中有卧銅佛一身,臍中常有水流出。北池在城北五里,中有金方塔一座,石屋數十間,金獅子、金佛、銅象、銅牛、銅馬之屬皆有之。」真壯觀!。今天的「吳哥窟」還遺留了周達觀筆下的部分偉岸的古蹟。

又,據《隋書》,「真臘」當地特有的水果有﹕「婆那娑樹,無花,葉似柿,實似冬瓜;奄羅樹,花葉似棗,實似李;毗野樹,花似木瓜,葉似杏,實似楮;婆田羅樹,花葉實並似棗而小異;歌畢佗樹,花似林檎,葉似榆而厚大,實似李,其大如升。」至於這些是什麼水果?恕在下無知。


───────────────────


查了紙本《毛詩鄭箋•邶風•綠衣》,嚇出一身冷汗。綠衣,毛公讀如字,鄭公綠作褖,黑衣也。書上還有自己的筆跡,記了周禮集解的一小段文字,卻一點兒印象也沒有,直把綠當綠色,對自己的記憶力不免大失信心。既然如此,我說的就不能充分信賴,大家參考參考就好了。

「裏」或「裡」,我粗淺的看法是,「裏」應該是正字。至於發展的過程,個人推測是這樣的:一,上衣下裳内裏,都是穿在身上的,所以字的原始造型應該是「裏」。第二,「裏」與「里」同音,而里字書寫比較簡單,所以借「里」為「裏」。君不見過去飯館跑堂的喜歡把「飯」寫成「反」,「麵」寫成「面」乎?三,「里」字有其固有之意義,用「里」代「裏」會發生混肴,所以在「里」字加個衣的部首變成裡,作爲區別。我以爲字的發展變化有兩條規律,一是愈來愈簡單,一是能否為使用者接受,就如易繫辭説的:「簡則易從」,「有親則可久」。

至於「裏」是衣内還是内衣?我以爲固有意義為内衣,引伸則指衣内,所以才會出現字典上解釋「裏」為胞胎的例子。「裏」相對於「表」,而《說文》訓「表」為:「上衣也,衣之在外者 。」就是外衣了。表之外衣相對於裏之内衣,不知是否合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