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網友小痞子留言問曰:


我覺得臺灣作家的小説(主要是蔡智恆和一個筆名叫九把刀的,抱歉都是網絡小説作者應該和您差別較大吧),語言總是親近,隨和,雖然沒有華麗的修飾,不過卻有“一泄到底”的流暢,讓人不忍打斷。這是臺灣作家的風格?還是刻意追求?還有就是,《老朱畫佛》的老朱是真實存在的麼?而“我”又真的是您麼?想像與現實離的如此近,在生活中會混亂麼?(大陸的又跑到香港上學的又更多的接觸臺灣文學作品的學生...)


小痞子不像是出身大陸又跑到香港上學的年輕人,行文語法上倒像是我很熟悉的、披著馬甲的臺灣文青呀!若是大陸留港學生,不會不說「痞子蔡」而直呼「蔡智恆」,提起「九把刀」來又刻意拉開距離、顯示不必要的生份了。關於你提到的這兩位,我很慚愧,我只讀過痞子蔡的頭兩本書,為他做過一次電台訪談,和他談話很愉快,覺得他是個誠懇的人,也感覺不出你說的「差別較大」。


你說的「語言親近……流暢」,不應該只是臺灣作家的專利。我讀阿城、韓寒、毛尖、小寶、沈宏非等諸君之作也都感覺流暢極了,也都不忍中斷。風格云者,有人會刻意追求,有人不會,但兩種人的作品也都有以風格著稱者。「流暢」不常被看成是風格,不流暢才往往具備風格特徵。


你提到的〈老朱畫佛〉原本就是我生活裡發生過的事,不是出自想像。「想像」這種能力則一向是所有人的「生活能力」,你所謂「想像與現實離的如此近,會在生活中混亂麼?」是我聽不懂的話。


不過,我猜你是不是想說:「在用『我』當敘事者的時候,你會不會寫些生活裡並沒有發生過的事,而讓讀者誤會是你生活裡的現實?」我的答覆是:「會的。在大部分我採用第一人稱的小說之作裡,的確經常沒有一丁點兒我個人的生活現實;但是〈老朱畫佛〉並非如此。」


此外,生活混亂不一定基於想像;想像混亂則很可能來自生活!


小痞子再問:


好吧,首先關於兩個作者的名字..其實不是我想這樣的,因為“蔡智恆”的小說看過很多,而且後來的一些出版物都是用“蔡智恆”的名字。“痞子蔡”反而只有在《第一次親密接觸》時見過。關於“九把刀”,是中學時逛書店偶爾得到一本,讀過後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出版物上用的是“九把刀”,所以,其實是不知道真名......
關於「想像與現實離的如此近,會在生活中混亂麼?」就是說,“老朱”是真實存在的角色,但你們之間的故事便如小說般寫實麽,應該不盡然吧。如果有想像,在和現實生活交織後,您,是否會在某一瞬間感到困惑,不能分辨。
還有就是關於“老朱”這個角色。從我這個處世未深的小毛孩看來,他更像是一個喜劇角色,因為他的心態,是一直保持在(如文中所說)20歲的狀態-一個貌似輕浮,玩世不恭的老爺子...但因為我是一個90(沒有“後”),對文中描繪的70年代,而且是台灣,總感覺沒有存在感。如果結合當時的背景,會使“老朱”或是當時的社會有一些特殊的表現麽?
誒,其實呢,因為我們有一個中文的論文是要分析“老朱畫佛”這篇小說,所以才會來麻煩您,問您一些問題,如果有任何不妥或不便,都沒有關係,回應時告訴我就可以。


 


我也好吧!再說一次:〈老朱畫佛〉連每一個標點符號都是寫實的。當初我遭遇此人,並直書之,且無虛實真假之困惑,如此而已。「你們」要分析此文倒是令我吃驚!祝「你們」分析愉快。作品一旦發表,無非任人宰割,絕無怨言,唯能報以一聲:「辛苦了!」作者除了做一點創作背景的介紹之外,實則無從置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