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陳禮生問曰:


今有兩個常見詞兒,很想請教,不知能否解我困惑。
(一)驕傲
根據我有限的知識,“驕傲”過去原本是個貶義詞,但是今天它似乎搖身一變撈過界成為褒義詞,被當作“自豪”用屢見不鮮。
孩子成績很棒,父母說很“驕傲”;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有作家說,為中國人感到很“驕傲”。
這樣的用法是否能夠成立?
(二)恭維
翻查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恭維”解作: 為討好而讚揚。如曲意恭維。
顯見“恭維”也有貶意成分。但今天“恭維”很常被用作中性詞,包括在閣下的大作中。
這是時代變異,詞性演變的結果嗎?還是因人們長久誤用,以致積非成是,混用此詞了?


答曰:


設若你關於「驕傲」和「恭維」二詞之正確用意所預期的答案必須吻合一致的邏輯,麻煩就大了。


在「驕傲」一詞上,你強調的是此詞之原始義;但是對於「恭維」一詞,你卻以後出義為是。那麼,在使用這兩個詞的時候,請問你是不是有統一的標準呢?


首先,「驕傲」一詞,古代漢語也寫作「驕慠」、「驕驁」,無論是《管子》、《楚辭》、《史記》、《漢書》乃至於《新唐書》中出現此詞,的確都用以形容自負而輕人,沒有「自豪」之解。這是大概要到了白話文廣泛使用之後,甚至應該說是白話文運動興起之後,現代語透過生活經驗和感受的擴充,膨脹了許多文言詞彙的義解使然。


但是,「恭維」一詞則不然。此詞原作「恭惟」,從漢代王褒的〈聖主得賢臣頌〉到蘇軾的〈杭州謝放罪表〉裡都用之作為一種發語謙詞,意思不大,就是「很恭敬地想到」,這是「恭維」的來歷。清代小說《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二回》裡有這詞,表示「奉承」。試想:把一個發語詞轉換成別有所指的動詞,不是很活潑而生動的新用法嗎?比方說,我聽一位北京朋友說了這樣一段話,直覺新鮮得很:「我讓他跟我說明白,誰知他跟我『歌詞大意』了一下就算完了!」


以上關於古代漢語出處之所述,都可以在《漢語大辭典》裡找到,而字詞的來歷,容或有少許參差,但是現代白話裡有而古代漢語中沒有的意思,大概不至於錯訛;反過來說:古代漢語中有而現代白話裡沒有的意思,應該也確鑿有據。查看前後時代,大略可以比對出一個詞語發生、漸變的流程。


我很不喜歡為了追討古義而輕忽今語;也不習慣為了從俗而徹底遺忘古典。語意之分歧以及融合是一個變化過程中極為細緻而有趣的現象,以不率性傾側為是。我始終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教《文心雕龍》的史次耘老師因看不慣一個常用詞而大發雷霆,慷慨陳詞了十多分鐘。史老師認為:今人所言之「戶口異動」非但是個錯誤,而且是個犯大不韙的錯誤,因為古語中的「異動」,是造反的意思──「戶口如何造反?你們說:戶口如何造反?」


陳先生,你若不以為「戶口異動」有甚麼不對,那麼,「驕傲」和「恭維」的使用也就沒甚麼不可以隨俗之處了。


請容我多說兩句:我們固然可以為堅持使用古代漢語之形音義而感到驕傲,但是咬文嚼字畢竟不是人人會恭維的事。


─────────────────────────────


外一章


另有網友wang sherlock問:


請教大春先生---藏天下錄是您新散文集嗎? 何處可以先讀為快?


答曰:【藏天下錄】是我為香港蘋果日報所寫的專欄,每週日在港刊出,刊出之後我若想起來就會轉貼於此,這樣的文章沒有甚麼搶先讀的價值,但是謝謝你喜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