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認得幾個字〉


                            


我常回想起四十多年前的一幕,三坪不到的客廳裡,父親坐在一張籐芯兒凹陷了的椅子上,我坐在一張附有可翻疊黑板和條凳的小書桌前,當時我們家裡連個書櫥都沒有。父親忽然十分高興地宣布:「部裡要報廢一批物資,讓給我了。我們就要有個書櫥和大書桌了。」


書櫥是一個六尺高、三尺寬,上下五層,裝著玻璃門的老舊木櫃。書桌則方面高大,斑剝笨重,感覺上佔據了小客廳所有的空間;所幸附有三個抽屜,可以收納我所有的小玩意兒。我永遠不會忘記,一輛軍用小卡車把這兩樣東西、連同兩個母親覺得比較實用的矮櫃載到巷口,父親和兩個制服軍人一起卸貨時的情景。「新家具」就了定位,父親先把一部《詩經》、一本《古文觀止》放上了第一層最左邊的位置,回頭跟我說:「連書櫥都有了,咱們不能不算讀書人了罷?」


這真是一個帶些辛酸自嘲的玩笑。


對於國防部來說,這幾款「破箕爛擔」的東西可能還有礙觀瞻;但是自從有了「新家具」以後,父親經常會從重慶南路的書店門口翻撿些廉價的風漬書回來充實櫥櫃。有一回,我聽見他和店家這麼說:「價錢不能再讓一讓嗎?」


爺兒倆抱著書回家的公車上,我問他:「我們買書,為什麼要老闆『讓錢』?」


他想了很久,才說:「讓是給好處的意思。你比方說待會兒上來個老太太,咱就要起來,讓老太太坐下。不過,『讓』字也不全是指給好處,這個字嘛── 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的。」


他的確沒說清楚,不為別的,下一站果真上來個老太太,他把座位給讓了,書都堆給我抱著。


此後我再念起這個字來,他不一定在身邊;他在的時候,我也未必想得到要問。大約祇湊巧趕上一次,他在屋後小廁所裡,大概是忽然間心血來潮,隔著木門沒頭沒腦地跟我說:「你知不知道?這屎拉不出來是件難受的事,可要是忽然間通了,那一下痛快淋漓,也叫做『讓』!」


中文系的學生大約在新鮮人時代就會撞上這個「讓」字,也許出自《左傳》,也許出自《史記》,也許出自任何一本著名的古典小說,書上要是有註解,往往也會嚇人一跳:「讓」字居然還有用酒食款待的意思、還有邀請來往的意思、還有請安問候的意思,甚至還有責備的意思。


我跟張容、張宜會用上這個字,純粹是為了維持家庭秩序之故。那一天,我看做妹妹的擾她哥哥已經到了無理取鬧的地步,遂心生一計,說:「張容,我經常跟你說:要『讓』妹妹、『讓』妹妹,你覺得要不要把這個『讓』好好說明一下?你們倆都應該搞清楚:『讓』是一種特權呀,也有修理人、責備人的意思呀。」


「真的嗎?」張宜眼睛一亮,顯得十分有興趣。


「對呀!中國古人一旦說某甲『讓』某乙,那一定就是說;某甲把某乙狠狠教訓了一頓。你覺不覺得:甚麼事都叫哥哥『讓』你,這有點不公平罷?你也應該可以『讓讓』哥哥罷?」


張宜點點頭,可是隨即猛地擺起手來,說:「算了,我不想教訓他;還是都叫他讓我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