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網友soda指教:


5/24講唐吉柯德之前 ㄧ直提到陋室銘裡的一句 [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
我要說的是 joyce念錯一個字 阿春也沒有出來糾正
那就是[白] joyce念成ㄅㄞˊ 但正確的讀音應該是ㄅㄛˊ 意指普通人 俗人


答曰:


本來此處一向不回答半吊子問題,不過,不過這話要從我對半吊子一向的不能隱忍說起。


先解釋一下甚麼叫半吊子。舊時代一吊錢是一千個,半吊子就是五百個。五百個錢不能滿串,用以形容所知所學不足卻滿心滿意以為足的人。後來據此而發展出另一個俗語,二百五;意謂半吊子的一半。二百五就等而下之,甚至還有耍寶而獻醜的意思。這就說遠了。回頭說先前所謂的「半吊子問題」。


稍微理解一點點今古音變的人都知道:白這個字的古音歸於入聲陌部,今天用普通話(國語)來唸,如果要唸得講究,一般是得將這個字唸成「短促的四聲」。則「白」字就得唸成較短促的「擘」才勉強算是「讀正確」了。


不過這種音雖然能讀出來,卻不能讓聽的人立即分辨其字。於是今人中之碩學鴻儒就有些變通的辦法。中文系的老師們常常用的就是改讀的辦法,當我們在唸古文、提及古人名字的時候,就通融一下,把已經遠離古音的語音改得接近古讀,以增雅趣。像是把ㄅㄞˊ 讀成ㄅㄛˊ算是通融的方法之一。所以,當我們將「ㄅㄞˊ丁」讀成「ㄅㄛˊ丁」的時候,非但不說讀錯了,反而會以為這樣讀有一種「近古」的語感。


同樣地,很多半吊子假藉其一隅之見,猛可講究起來,一旦提及詩人李白,也一定聲稱並糾正那些更隨俗的人:「讀李ㄅㄞˊ是不對的喲,要讀成李ㄅㄛˊ才對。」可是這些強調ㄅㄞˊ丁得讀成ㄅㄛˊ丁、李白要讀成李ㄅㄛˊ的人大約也說不上來,當他們說到白居易、白行簡、陳白沙、瞿秋白……的時候,腦子裡那個「識古而泥古」的衝動就會暫停一下,不那麼「非ㄅㄛˊ不可」了。


半吊子跟二百五的差別,說穿了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在這方面,我還寧可比二百五更鄙俗一點,不去刻意糾正那些以溝通意思為目的的談話。道理很簡單,現代人要是自喜有學養、有格調,能寫舊體詩詞,非講究平上去入四聲不可,那麼門檻就得立起來,而且立得完備透徹,矩法森嚴,不打折扣;至於一般說話,不論是約定或俗成的語詞音讀,也各有求準確和行方便的意思,喜歡講「ㄅㄛˊ丁」的人祇要不怕被人物會成「脖疔」,我也不會認為有甚麼不對──事實上,倘若講究得深刻而嚴格一點的話,「ㄅㄛˊ丁」仍然是誤讀,真要講究徹底了就該讀成「擘(別忘了促讀)丁」。


然而,這樣刻舟求劍、膠柱鼓瑟,就算有教養有文化了嗎?我看是半吊子冬烘沾沾自喜的意思大約還多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