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張詩譚〉──七言絕句         撰文/張夢機


 


七言絕句一首四句,每句七個字,每首押二至三韻,至於對仗與否,則悉聽尊便。施補華《峴傭說詩》以為:「絕句,蓋截律詩之半,或截首尾兩聯,或截前半手,或截中二聯而成。」


這是說絕句產生在律詩之後的。若從起源上看,施氏之言全然不妥,值得商榷。董文煥《聲調四譜》就說過:「絕句之名,唐以前就有之。」這樣的話,可以證明。不過,我們從七絕的聲調體製看,施說也並非全無道理。今試從體製的角度,將七絕分為四種體式:


甲、「四散」──起承轉合自然合度,氣屬單行。唐以來作手,多好此體,騰喧眾口之作,也不計其數,其體製合乎七律的首聯與末聯。詩例如李白〈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乙、「前散後對」──其體製合乎七律的首聯與頷聯。起承句可任意書寫,不受拘束;轉合句以對偶作結,雙管齊下。杜甫最好此體;在杜集五十五首出現偶句的七絕之中,有四十九首以此法綰結,比例相當驚人。此體常被人譏為「半律」,看來就像一首未完成的七律。詩例如杜甫〈書堂飲既夜復邀李尚書下馬月下賦絕句〉:


湖月林風相與清,殘樽下馬復同傾。


久拚野鶴如雙鬢,遮莫鄰雞下五更。


丙、「前對後散」──其體製好像截取七律的後半首而成。前二句如龍門對峙;後二句綰合照應。詩例如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丁、「四對」──其體制如截取七律頷、腹兩聯而成。一首七絕用兩聯,顯得十分板滯,故此體為歷來詩人所少作。詩例如杜甫〈絕句四首之四〉: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默坐〉(四散)                張夢機


煮水銅鐺魚眼﹡生,沏茶閒坐背簾旌。


恩仇病後都飛去,愛聽啼禽喚小名。


 


﹡魚眼:烹茗時湯沸之沫,狀如魚眼者。另有蝦眼、蟹眼、牛眼諸名相。


〈閒適〉(前散後對)             張夢機


裁箋隨意寫黃庭﹡,偶亦耽閒讀墨經。


坐酒杯銷釅茶碧,階空鳥啄嫩苔青。


﹡黃庭:道經之名。


 


〈午寐初起作〉(前對後散)       張夢機


魂去四圍皆嶺樹,夢來一割是溪雲。


濃陰簾外人初起,卓午螗蜩﹡偶一聞。


 


﹡螗蜩:蟬之一種。


 


〈端居〉(四對)                張夢機


風竹猗猗﹡多勁健,缽花裊裊自婆娑。


久居山麓身猶病,愁聽蟬吟髮已皤。



﹡猗猗:盛貌。


 


 


奇景難得四題


〈永晝〉(四散)                張大春


殘陽旭日不須分,環合東西南北雲。


儘教窺窗無限意,風簾寸隙夢紛紛。


〈枯立木〉(前散後對)           張大春


夜登雪霸,見枯立白杉一,經雷殛不倒,兀立山巔。


此身雷奮攝蒼青,清白堪留向日星。


罷獵鵂鶹﹡無別倚,遍尋椏杈到曾經。


 


﹡鵂鶹:鴟鴞,夜行性猛禽。


〈群楓〉(前對後散)              張大春


酌餘酡意分秋樹,擬滿濤聲掩暮山。


一夜催粧三百里,曉霜消息出紅顏。


 


〈金字塔山〉(四對,並用拗救)     張大春


尤加敦半島金字塔,多以生人心首致祭日月者,嘗埋沒於土山之下,考古學者有說:馬雅人刻意如此。蓋族人每憤棄一城,即傾土遍覆諸塔,植草木以掩之,使無虞鬼神敵虜崩壞。


新塔有靈招日月,舊城無業祀神明。


千年屐履灰已劫,十仞塵埋心不驚。


﹡《左傳‧昭公十三年》:「國家之敗,有事而無業,事則不經。」杜預注:「業,貢賦之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