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你算不算菩薩?


 


《聊齋誌異‧卷一》頭一篇〈考城隍〉是個很出名的小故事。說的是蒲松齡姊夫的爺爺宋燾在病臥中夢見自己參加一次考試,題目是「一人二人,有心無心」,宋燾答了卷子,中有:「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的句子,也因為這幾句話受到主考的賞識,宋燾給分發到河南某地去擔任城隍之職。


雖然身在夢中,宋燾卻忽然明白過來:他已經死了!因為不死是不能成神仙、當城隍的。於是他泣拜求辭,希望冥司主事的長官能夠放他還陽,侍奉七旬老母安享其天年之後,再來供職。冥司倒也通人情,大概是發現這宋燾的仁孝之心,發乎自然,與他自己應考文字所表述的信念──也就是「不要存有目的心地行善」──相當吻合,於是通融了他九年的陽壽,得以既繼續侍奉老母,直到她過世。


宋燾辦完喪事,沐浴之後,果然也死了。他住在西門的岳父,忽然看到他騎著胸前帶有雕花金飾的馬匹,嚼環兩邊還配掛著紅色扇汗的裝具(『鏤膺朱幩』),前呼後擁著許多車馬。在敘述到宋燾來向岳父辭行的這一段時,蒲松齡連續用了幾個節奏明快的短句,張力十足,簡直無法翻譯:「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驚疑,不知其為神。」可是,這岳父仍不免狐疑起來,派人到鄉下一打聽,才知道女婿已經過世了。


讀過宋燾故事的人對於城隍之為冥官何如,未必有深究的興趣,但是那寄寓著乾淨善念的話語:「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卻令人難忘。我相信:以此篇為卷首是有用意的──蒲松齡深知鬼神故事總不免蘊含著簡陋的果報信仰,而這種信仰之所以簡陋,就在於將善行、惡行當作善報、惡報之對價條件。也正因為他不希望這部民間故事被視為「求福避懲」的經驗證據,才特地拈出「有心為善,雖善不賞」這樣的洞見,是為一整部《聊齋》微言大義之所在。


現在讓我們不去追究冥司任官的標準罷。看看自己身邊的陽世,就不乏滿口口聲聲講究從政道德,卻毛手毛腳糟蹋公務格調的官僚。人事行政局長陳清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寒流過境之際,老百姓因凍餒而瘐斃的新聞時時入耳,新聞報導還空洞地回響著馬英九元旦祝詞裡的呼籲:全國公務員要「聞聲救苦」。人事行政局長陳清秀立刻跟著大吹法螺,在主持(舊曆)年終記者會時發表談話,說:「『聞聲救苦』是公務員原本就該做的事,馬總統的指示是認為應該還要再加強,因此人事局將邀集相關單位研商如何落實。」「為讓公務員能更廣泛傾聽民意,目前規劃是將公務機關有沒有舉辦相關活動、措施的表現,納入考核項目中,一有定案會儘快實施。」──這不就是要「考菩薩」嗎?


有信仰的人對於觀自在菩薩「聞聲救苦」的景仰和禮讚是很自然的。主政者借用宗教上的語言來勉勵公務人員自發其善心善念,戮力從公,也不是甚麼錯事。然而,隨著在上位者的調門兒起舞,把一個具有道德高度的行為理想當作施政目標,形成政策假象,這就不祇涉嫌將善心善念打造成口號;甚至還要以口號為實務,扭曲地疊架出一個針對公務人員的控管體系。陳清秀的「將公務機關有沒有傾聽民意納入考核項目」若不能落實,便是虛構政務目標和內容,欺罔民眾;若能夠落實,就是要在全國公務機關裡考出菩薩來了。菩薩豈是人能考核、或被考核出來的?更荒謬的是:陳清秀居然白目到要求政務官及其僚屬為了爭取考績而體認民瘼,這恰恰是教唆「有心為善」的價值觀──也就是為了滿足考核成績而遂行其所當為之事;如此居心,「聞聲救苦」還值得加賞嗎?陳清秀把菩薩看得太輕易了,也把「公務人員行所當為之事」看得太像交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