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字張貼公冶長談「臘」


《齊民要術》有作脯腊法條,謂臘月作脯腊最宜,可過夏,中有一法,將處理罷後魚肉,穿以細繩,懸於屋之北簷,風凍乾實,稱瘃腊或瘃魚。瘃,凍而凝結義。臘月風凍之法,與焙、烤、陰、晾、曝、燻等乾實法不同,亦「臘」與他作醃魚肉雞鴨之分。

臘與腊,非正簡字體之別。腊,音昔,乾肉。《易經‧噬嗑》:「六三,噬腊肉,遇毒。」《禮記‧内則》有脩、腒、脯、腊等多種乾肉記載。腒,鳥肉,古時士見面之禮。脩、脯、腊者,按(《周禮‧天官》「腊人」條鄭玄注,大物薄析曰脯,小物全乾曰腊,加薑桂等辛香並輕搥使乾實者稱鍛脩。

《齊民要術》作脯腊法有云:「作脯,用牛、羊、鹿、野豬、家豬肉,或作條,或作片;作腊,用鵝、鴈、雞、鴨、鶬、鳵、鳧、雉、兔等」。前者大物薄析,後者全物製作,亦印證鄭説。鵝鴈等非家蓄者,英文習稱之爲game,獵味、野味也, 亦即臘乎?

秦之臘祭既然為周之蜡祭,爲何秦之臘祭在十二月,《禮記‧月令》卻云周蜡在「孟冬之月」,而孟冬為十月。秦之臘月,夏之九月,周之十月,均為農曆十二月,曆法不同而已。古羅馬曆僅十個月,後增July與August(七、八)二月份。原七月改為九月,餘皆往後順延。現行西曆以September為九月,septennial七年之謂;October十月,八爪魚卻稱Octupus;November,十一月也,打禪九卻稱Novena;December十二月,一個decade 十年,而decimal卻是十進位了。

秦漢的臘祭雖説於歲終舉行,惟《說文》:「臘,謂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冬至後第三個戌日,不當然落在十二月。漢以後臘日並無定日,不僅無定日,亦無定義。要之,後人分不清臘祭有無,其意義又爲何?有以臘為祭品者,有以臘為祭名者。以臘為祭名一派,對受祭對象,有主祭百神者,亦有主祭祖者。而臘,或訓爲接,新舊交接義;或主送而不迎,故稱伏臘。既無定義,亦無定日,最後唯以「王者各以其行之盛日為祖終日」了結。

僖公五年,晉假道於虞以伐虢,滅虢師還,再滅虞。虞大夫宮之奇以虞虢同源而晉為外人,虞公受賄借道予晉伐虢,顯違忠信,非處國之道。諫虞公,不聼。「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非吾不臘!),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杜預注以「臘,歲終祭眾神之名」,不知所據爲何。觀《左僖五》上下文,臘非當然爲祭,更無法指其為祭百神。縱以臘爲祭名,非可排除此處所指之臘乃引申為歲末之義。晉攻虢在魯僖公五年冬,左傳以十二月晉滅虞,周語則記三月虞亡,中間仍然牽涉夏曆周曆的問題。【按: 左傳國語是否出自同一作者,曆法似可為綫索之一。】所謂「虞不臘矣」,可解釋為:「虞過不了十二月,我們還是早點開溜。」

按《周之秩官》,虞人爲掌山澤之官,供祭祀、賓客之材。既掌山澤,其材,魚禽也,臘也。「虞不臘矣」語帶雙關,言虞犯先王之法,違先王之教,即將亡矣,無法再履行【按:禮,履也。】其提供祭品之職。參觀《國語‧周語中》定王使單襄公聘于宋條:單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陳,以聘于楚。歸,告王曰:「陳侯不有大咎,國必亡。」
獵臘均从巤。獵,从犬从巤,放犬逐禽義。臘,从肉从巤,田獵所得義。倘臘與蜡為一祭,臘與蜡應同音,或一音之轉。先儒既不取同音之說,又不以臘字為裂物之義,而主臘為祭,令人費猜疑。以臘為田獵所得,更能説明以下。《韓非子‧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此處之 「膢臘」,獵物也。《莊子‧庚桑楚》:「臘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此處之臘作祭品,並不影響莊子擬表達之本意。

臘以祭祖先。《春秋繁露‧郊事對》:「臣湯問仲舒,『祠宗廟或以鶩(家鴨)當鳧(野鴨),鶩非鳧,可用否?』仲舒對曰:『鶩非鳧,鳧非鶩也。臣聞孔子入太廟,每事問,慎之至也。陛下祭躬親,齊戒沐浴,以承宗廟,甚敬謹,奈何以鳧當鶩,鶩當鳧?名實不相應,以承太廟,不亦不稱乎?臣仲舒愚以為不可。』野鴨為臘,應屬正解。

至於蜡祭,鄭注:「蜡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亦祭宗廟。」《月令》云:「是月也,大飲烝。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查禮記所記,蜡兼祭天與公社。兼祭時,祭品當有所分,祭法亦有不同。《月令》所謂「大割」之「大」,指田獵所得之「大物」,相對於「臘」之「小禽」。《禮記‧郊特牲》:「(季春)君親誓社,以習軍旅…流示之禽,而鹽諸利,以觀其不犯命也。」,鄭玄疏以:「凡田,大獸公之,小獸私之。」臘祭或蜡祭之祭品,如係田獵所得,大獸以祭公社,小獸以祭先祖。

《月令》云:「是月也,大飲烝。」蜡祭是年終的全民大拜拜。是日也,鼓樂、歌舞、優技、酒肉、辣妹全都出籠,擧國皆醉。《雜記下》:「子貢觀於蜡。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子曰:『百日之蠟,一日之澤,非爾所知。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蜡祭是「禮不下庶民」之例外。按儒家的看法,維持庶民秩序的本為強制支配手段的「刑」,而蜡祭,透過民衆參與,得建立庶民之禮的自律性秩序。庶民學習之禮,禮記稱「齒」。因爲儒家對禮之施於庶民有特別見解,故《禮運》篇記孔子因觀蜡祭而有大同世界的那番理想國談話。

蜡義為何? 《說文》:蠅䏣也。段注,「蜡,助駕切」,用於蜡祭乃假借「昔」,七慮切,息義;但段亦表示,蜡祭之蜡,其音義均不可攷。《周禮‧秋官‧蜡氏註》:「蜡,骨肉腐臭,蠅蟲所蜡也。」《郊特牲》以「天子大蜡八」(八神),雖先儒對代表百神之八神有不同看法,但蜡之祭詞: 「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則昆蟲為重要之祭祀對象。祭天把祭物燒烤,用香煙;煙祭水用沈,把祭品沉入水裏;祭土(社)用埋,把祭品埋在土裏。祭昆蟲,合理推論,由祭品生䏣,供昆蟲享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