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8老網友五妹留言問曰:


大春老師,我有個疑問,不知是古人對、蘇軾對,或是我對。雖然是個小問題,還是厚著臉皮來麻煩您一下。

事情是這樣的:日前讀了蘇軾的《韓幹十四匹馬》題畫詩,原詩如下:
二馬並驅攅八蹄,二馬宛頸騣尾齊,
一馬任前雙舉後,一馬却避長鳴嘶。
老髯奚官騎且顧,前身作馬通馬語。
後有八匹飲且行,微流赴吻若有聲,
前者既濟出林鶴,後者欲涉鶴俯啄。
最後一匹馬中龍,不嘶不動尾搖風。
韓生畫馬真是馬,蘇子作詩如見畫。
世無伯樂亦無韓,此詩此畫誰當看?

這篇詩是從徐續選注的【蘇軾詩選】裡看來的,徐先生註曰:「南宋詩人樓鑰認出這是李公麟的臨摹本,原作為韓幹畫馬圖,蘇軾曾有過題畫詩,於是將蘇軾的詩寫在畫後,並次韻一首。他說:『馬實十六,坡詩云十四匹,豈誤耶?』現在分析蘇軾的詩,也可以看出寫了十六匹馬,詩題所說十四匹,可能是誤書…..」
好了,就因為古人這麼說,今人(徐續先生)也這麼說,而他們都比我學問大得太多,所以就沒多費心的相信了,不但相信還大言不慚的幽了老蘇一默(在自己的網誌裡),待我從頭細讀方才發現──「….. 後有八匹飲且行,微流赴吻若有聲,前者既濟出林鶴,後者欲涉鶴俯啄。最後一匹馬中龍,不嘶不動尾搖風。」其實這八匹已經涵蓋了『前者既濟出林鶴,後者欲涉鶴俯啄的兩匹以及最後的馬中龍。』只是老蘇先概括的把後八匹飲且行的馬作了動態描述,之後再挑出其中幾匹細描。
如果要勉強說不是十四匹,那也不該是十六匹,說十五或十七也才說得過去。


答曰:


問得長、答得短了不上算;可好就好在長問短答才有意思。


蓋有十犬,謂之一黑、二黃、三花、四白可也。復有三犬,亦可於其中見有一帶黑毛者、二帶黃毛者、三帶白毛者,何以故?蓋彼三犬皆花毛犬,黑不礙黃、黃不礙白而白亦不礙其黑也。夫十指之可屈伸者皆能算,坡公豈不能算耶?固知後之淺人識算而不能湊理,故言十四,乃欲令算者恆暴其陋、失其理而已。樓鑰入坡公彀中,徐續顛仆以繼,復何言哉?一笑置之可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